課程設計與實施
- 基礎:4 次(2 週內完成)。
- 進階:6–8 次(4–6 週內完成)。
- 間隔:2–3 天,讓肌肉恢復。
- 維持:每 3–6 個月補強 1–2 次。
時間線與預期感受
T0:基線測量(體脂、肌厚、圍度、照片)。
T+2 週:線條初現、肌耐力提升,可能感覺更穩定。
T+4–8 週:線條與緊實度明顯,衣著貼合度提升。
T+12 週:變化趨穩,視情況進行維持或進階計畫。
營養與訓練協同策略
- 蛋白質:1.6–2.2 g/kg/d(依活動量調整)。
- 熱量管理:等熱量或輕赤字(-200 至 -400 kcal/d)。
- 訓練:每週 2–3 次阻力訓練(核心、下肢優先)。
- NEAT:日行 8–10k 步,增加非運動消耗。
- 恢復:睡 7–9 小時,補足水與電解質。
實戰案例
- 個案 A(女性 32 歲,體脂 24%):腹+臀各 4 次 → 8 週線條顯著、姿勢耐受提升。
- 個案 B(男性 38 歲,久坐):連續 6 次 → 主觀腰背穩定感提升,腹部線條改善。